【拓展阅读】小说教学设计与展开
发布时间:2012/12/25 17:21:15 作者:天印高级中学 浏览量:1604次
魏本亚: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讨的专题是《小说教学设计与展开》,大家知道,小说是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体式,一般人都喜欢读小说。课本上的小说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当下,小说教学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文体却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今天我们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
陈国林:
魏本亚:各位观众,高中小说教学一直受到大家追捧,一般的老师上公开课喜欢选小说,上示范课也喜欢选小说。但是,当我们连续听了几位老师同教一篇小说的时候,我们又惊奇地发现老
陈国林:我认为小说教学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一百个老师有一百个教的样子。这当中,有些老师设计的时候,或内容杂乱无章或者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教学的内容,这样势必造成有些知识点不断地重复,而有些知识点从未涉及,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可能造成知识点的断裂。
魏本亚: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小说的时候,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
陈国林:对。
魏本亚:就是他不知道教学内容该教什么。
陈国林:对。
魏本亚:因此这就出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法。
陈国林:对。
魏本亚:那如何才能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呢?
陈国林:小说教学的内容,一篇小说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但我以为,一篇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择其一端,不及其余”。所谓“择其一端,不及其余”就是涉及到,就是要突出小说当中最主要的一些东西。一篇小说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而人物当中又包括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的方法等等。如果我们想在一堂课当中,能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来解决,能使学生达到一种迁移的能力,那就是很好了。
魏本亚:也就是说一篇课文,老师们不要面面俱到。可能这一篇小说就是研究写人的,研究写人中间一个描写,一个对话。就研究这个东西,这个内容就决定了。
陈国林:是。当然我们所说的择其一端,不是随意的就选择某一个东西,而应该是从整个的小说教学,从整个的高中教学来决定的。例如,我们在教《项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也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入手,也可以从小说的环境分析入手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放弃这些常规的简单的这种教学设计,如果设计成一个马蒂尔德是可怜还是可嫌,值得不值得同情,这么一点来作为整个小说的教学设计,而这个点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分析,涉及到主题的分析,涉及到塑造人物的方法等等,这个知识点能够把整篇小说的教学内容统摄起来。所以,我们就把他作为这篇小说教学内容的重点,这是合理的科学的。
魏本亚:也就是说,一篇小说要确定的内容首先切入点从哪儿切入,这个点可能切入得准,可能这堂课在展开的时候可能就容易了。
陈国林:对。这个点必须要把整篇文章统摄起来,把整个课堂教学统摄起来,这样点的确立才是科学的,才是合理的。
魏本亚:那这是确定小说内容的第一点。
陈国林:对。
魏本亚:那其他的方面呢?
陈国林:那在其他的设计确立点的时候,我以为还要注意到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一定要注意到教学计划的整体性原则。一篇小说到底教什么,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从整个高中阶段来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从这篇小说在这个单元的地位来说,那么,它的教学的点就应该是相对确定的。还有,小说教学的、必须要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阶段,这样能使整个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形成一个系统。反过来讲,我们在确定每一篇小说的时候,小说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关注到这一点,从而能够关注到整个高中阶段小说教学的一个完整性,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第二个,我以为还应该注意到,要能体现小说文本独特性这么一个原则。一篇小说,一个作家,他的风格,他的特点,是显见的。即便是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作品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那么,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应该抓住这篇小说当中最具特点的东西,这个作家最具特点的东西,来作为教学的内容。
魏本亚:嗯嗯。
陈国林:举个例子,例如像《祝福》我们常规的可以设计关于这篇小说主题的讨论,那如果我以为《祝福》这篇小说当中的神态描写就很有特色,很值得玩味,例如我们可以来探讨祥林嫂,小说当中着重描写祥林嫂几次的眼神,我们可以透过这种眼神的分析,来分析祥林嫂的人身的变化,分析祥林嫂的心态。同样,我们可以来分析,鲁四老爷在说“可恶,然而……”时候的那种神态,我们可以来分析那些老女人们来听祥林嫂讲故事时候的那种神态,我们还可以分析祥林嫂在讲阿毛的故事的时候那种神态,等等。那么通过这些神态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看到,祥林嫂、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性,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社会性。而这一点正是作者,正是作品所要向我们传达的主要内容。所以把对人物神态的分析作为《祝福》这篇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想,应该是很有特色的一个设计。
魏本亚:那就是说小说教学,我们要根据这位作家,他的这篇作品,他的独特的个性,去设计我们的教学。
陈国林:对。
魏本亚:如果这个小说在语言风格方面有独特的地方,我们就抓这个。
陈国林:是。
魏本亚:你比如说《荷花淀》,里面有一些描写,那几个女人划船去找自己的丈夫,去的时候,到那以后没找到,回来了。回来时划船的声音作者用的“哗——哗——哗——”好像有气无力的。对吧?
陈国林:对。
魏本亚:但是,到后来突然看到鬼子来了,声音变了,后边用的“哗哗哗——哗哗哗——”这可能就是孙犁用的一个独特性。
陈国林:对。
魏本亚:你说的这个尊重小说的独特性,是不是这个意思?
陈国林:是。就是每篇小说,它有它独特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独特性来作为教学的内容,那样能够使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体味到某一位作家,某一篇作品最精彩的东西。此外,我觉得在决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还应该尊重教师的个性。因为每个教师,他有每个教师的优点,有他的特长。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当然这个前提,必须要尊重文本的前提之下,还应该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教者自己的独特性。当然,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树立一种学生观,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我们在设计这个点评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准备考虑用点评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你的学生能否接受得了。因为这种方法,一般地来说,适用于技术比较好的,思辨能力比较强的,能有自己独到观点的小孩子,这种方法就比较好。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地照搬过来,那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
魏本亚:那教师也要有自己的个性?
陈国林:对。
魏本亚:但是教师个性的彰显还是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不能够说你教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陈国林:是是。
魏本亚:那关注教师,关注学生,这就是我们确定小说教学内容的几个点。
陈国林:对。我觉得这几个基本原则在我们小说教学设计的时候,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是必须要考虑的。
魏本亚:当我们关注了这样一些点,我们再去确定我们小说教学内容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不会太盲目。
陈国林:对。
魏本亚:我们呢再根据我们的学情,根据我们教师的特点,根据文本,再去设计我们小说教学的时候,可能我们就有一个根基。
陈国林:好。那么我们就通过一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说教学当中,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个《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一反思战争的小说,是苏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篇小说,我说这些主要是给这篇文本定位,实际上是对文本的在整个高中教学阶段的它所处的一个位置,这样一个定位,我觉得这样对文本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第二个对学生来说,与本单元的第一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相比,这篇小说在阅读上是有相当难度的。无论是主题的理解,表现手法的理解等都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这一点就决定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需要有老师的一定的讲解,跟学生一定的互动,这样有可能在启发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此外,这篇小说的情节呢,它是非常简单的,它就是讲“我”是一名十七岁的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是呢,“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我到底在哪里?”“我受了什么样的伤?”始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直到最后,他才渐渐地明白,是在“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刚刚离开的母校。当解开包扎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失去了双臂而且失去了右腿。那么,情节就这么很简单,只要学生稍微地理理,完全可以理清楚。关于情节就不作为这篇小说教学的一个重点。
魏本亚:学生一读,这个情节就很容易读出来了。
陈国林:对对。学生很明白的一个东西我们何必再去花很多的精力呢?此外呢,这篇小说就写作特色而言,应该说这篇小说还是很有特色的,特别在人物描写方面,还是很值得推敲的。整个这篇小说就始终贯穿着“我在琢磨,我在思考,我在想,我到底在哪里?我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这么一个过程。一直到小说的结尾,他才搞清楚整个问题。所以整个小说贯穿始终的就是人物心理描写,再加上,“我”是受了重伤,而且发着高烧,所以人的意识呢,它就很——
魏本亚:时断时续的。
陈国林:对,意识很模糊。所以,它呈现在小说当中的人物的心理,它就时断时续,有时很清晰,有时很迷糊。那么,应该说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一个东西。但是呢,我们为什么没有把他作为这篇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呢?因为在前一篇小说,本单元前边一篇小说,刚才已经提到了《一个人的遭遇》,那边小说里面,它的情节也很简单。但是,我认为,它最具特色的就是人物的心理,所以,在前面一篇小说,我们已经把人物的心理描写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去讲。我想,学生通过认真地学习,能够把小说分析的方法迁移到这篇小说分析当中来。所以,在确定《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时候,我们也就没有把人物的心理分析再当做是本课的教学的重要内容。
魏本亚:前面的课已经学了,这儿就迁移、应用,就可以了。
陈国林:对。这样,学生他有一种成就感,前面我学了,这堂课我还能用上,老师只要在课堂上适当点拨一下,或者把心理描写当作下面我设计重点内容的一个支撑,也可以。那么,这篇小说的另外一个难点之一呢,就是这篇小说放在“和平的祈祷”这个单元里,学生初读这篇小说会立即感受到这篇小说就是反战的一篇小说,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理解到这个程度上,那应该说是没有涉入到文本的深处。实际上这篇小说,作者他是要反思一种人性,反思一种文化,但这个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应该说是很难达到这种阅读深度的,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这篇小说里边,“我”对战争的认识,学生也可能很难理解,特别是小说当中关于炮声的礼赞,用了很多的词。“我”在受伤的情况下听到的很多的炮声是如此的高雅,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此外,这篇小说里边大量的环境描写,特别是“我”在担架上面被抬着进了一个房子,当然我们知道那个房子是他的母校,一开始不知道,那么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各类的雕像,各类的雕塑还有油画等等一系列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学生看的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要不厌其烦地去写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本课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从学生学情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实,刚才说的这两个教学的难点,如果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现象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这两个东西都直通小说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说小说当中关于对文化、对人性的一个深层的反思的问题。所以,根据上面的几点分析,我认为最终把小说教学内容确定为,从环境分析入手去探寻小说当中人物性格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去思考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这么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我把《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教学内容设计这么一个过程。
魏本亚:那这个就是说当我们在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是不能够简单地去把教参上的东西抄一抄,把教案上的东西搬一搬,实际上这里边要有我们对文本的思考。
陈国林:对。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重点的确立必须要教师首先要去深入地理解文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简单地去照抄教参。
魏本亚:刚才经过你这样分析,就是我们这个小说的教学的一个思路,一个重点、难点实际上就清楚了。
陈国林:对,对。
魏本亚:那围绕这些东西,下边具体的设计应该怎么去做呢?
陈国林:那么围绕刚才确立的教学的重点,我们后来就设计了本小说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小说当中人物性格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思考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深层次的根源。
魏本亚:那我就研究人物和环境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这个最核心的。
陈国林:对。整个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我就设定这个东西。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析环境描写。而教学的难点就是多层次地深层地挖掘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根源,特别是对战争的反思,反思战争,反思文化,反思人性,这是作为教学的难点。教学设想我是这样考虑的。刚才提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该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师生互动当中,来共同研究一些问题。
魏本亚:实际上你这个地方在落实课标倡导的那几种学习方式了,是吧?
陈国林:是是是,对!
魏本亚: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啊。
陈国林:对。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达成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整个的课时呢,我安排了一课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呢,我是这样的,从一开始给学生展现一幅图片,这幅图片呢是一张穿着军装的德国儿童的图片,一群稚气未脱的儿童却穿上了军装这么一幅图片,那么这幅图片,我要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穿着军装的儿童,他们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来要探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就要走到文本当中去。就是这些小孩子,稚气未脱的小孩子,却穿上了军装,那么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要走进文本,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在具体的探究过程当中,我设计了这么几个探究题。首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去探究这个文本,需要学生整体地去感知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刚才我们提到了这篇小说的情节应该说比较简单,就是讲一个十七岁的德国士兵,一个十七岁用我们现在的标准来讲是未成年人。一个德国的士兵受了战伤,但是仍在想,“我在哪里?我受了什么伤?”“我”最终通过“我”六次写的那个铭文,“我”确定了原来才是“我”离开刚刚三个月的母校,“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战争的受害者,是一个失去了双臂失去了右腿的这么一个残废人。那么,在这么一个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我们来进行第一个探讨的问题,那就是课文的题目的含义。通过这个题目的含义,来初步地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跟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就可以感知到,这个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原来是纪念碑上的一段铭文。它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爱国主义,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暂且放到这儿,因为这种精神,这种所谓的英雄主义,所谓的爱国主义,这种所谓的精神,所谓的文化在这篇文章里面到底体现了什么?学生在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表层的理解。紧接着,我们要设计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种所谓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文化还渗透在学校的哪些方面?我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合作探究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来深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环境描写。从小说一开始,从“我”抬进临时医院开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小说当中,描写环境当中大量的油画,例如,《美狄亚》、《挑刺的少年》、彼得大帝、希特勒、凯撒、多哥的风景画等等,这个时候,学生对这些问题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地去点拨。例如,美狄亚,其实宣扬的是复仇的一种东西,而挑刺的少年宣扬的是爱国沙文主义,而希特勒是宣扬的个人崇拜和领袖至上的一种精神,而十字架实际上是代表了基督、基督教徒所宣扬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 所有这些连在一起,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已经在给学生不停地去灌输、去强化一种大国沙文主义,去强调一种复仇主义,这个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开始引导就是通过大量的环境描写,来体现他的一种情感倾向,学校的教育是在给学生灌输一种复仇的精神,一种所谓的爱国主义,其实是一种大国沙文主义的精神。
魏本亚:扭曲了的一种爱国主义。
陈国林:对。这个爱国主义其实我们应该把它加上引号的。总而言之,通过这个环境描写,写那个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之间的那些油画,那些照片等等,目的很简单,就是作者要诠释一个东西,那就是纳粹思想。而纳粹思想当中所强调的种族优秀论、国家至上论、领袖至上论、意志至上论以及暴力、强权等等。而所有的这些都统统罩上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面纱,用这个东西达到蛊惑人心、怂恿学生去为国捐躯为国献身这么一个目的。
魏本亚:那这样一个环节,应该说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陈国林:是、是。
魏本亚:当然这一块学生可能会感到难度很大,因为他牵扯到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这一块如果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间遇到了困难,我们有没有什么样的预案呢?
陈国林:这一块如果学生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设计之前实际上刚才我已经说了,就是在分析学情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了,分析学情、分析文本的时候已经提到这一点,就是这个方面,刚才提到这几点,确实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那既然它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那么我们就应该主动地去讲给学生听。在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合作、探究并不是说要完全回避教师的讲授,所以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困惑的时候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教师适当地点拨甚至于适当地讲解,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魏本亚:就是学生不知道的时候,我告诉你,我把道理给你讲明白,你就读懂了。
陈国林:对。例如,刚才提到的,你像那几幅油画,它所蕴含的意思。虽然说底下有注释,但那注释过于简单,要每个学生查一查那幅油画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含义,这也比较困难,或者说不太现实,所以,那就有必要需要老师来提示学生。
魏本亚:那接下来我还要往下边走,应该是去做哪些工作呢?
陈国林:对的。那么如果仅仅分析到环境描写这还不够,这也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我们沿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去探讨,第三个问题,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文化对“我”有什么影响?文中何处可见?我们设计这个问题就始终围绕这篇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环境描写来分析环境与人物发展、成长的这么一个关系。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说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文化对“我”的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文本中何处可见,那就要引导学生要回归文本,分析文本,而不能离开文本随便乱说。那么,通过这个东西,我们又可以回归到刚才我们在分析文本教学难点,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说使“我”想成为为国捐躯的英雄以及“我”听到那个炮声认为是一种礼赞,而且是那么样的高雅,用了那么多的词语去描绘赞美那个炮弹。而且在他意识很模糊的情况下毅然发自肺腑地去喊“多哥万岁”以及他前前后后六次去写那个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那么通过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当中不停地呈现这些内容,我们来窥探到他在学校里面所受的那种文化,所受的那种教育,对“我”个人的成长,它的影响该是多大。通过这些东西让我们明白,我之所以去参加这场战争,其实是为了体现出一种伟大的德意志精神,是为了成为一位光荣的爱国军人,是为军国而战争,是为了视人生最光荣的最神圣的这么一件事情。从这些地方来看,“我”并不认为希特勒所发起的这场战争是一种惨无人道的一种战争。而相反,小说当中的我认为“我”是一个英雄,“我”是在为一场正义战争去献身。所以,“我”是值得的。那么,通过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深刻地去反思纳粹德国所推行的这场战争,它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通过这种文化的渲染,学生已经完全变成了这场战争的机器,变成了这场战争的工具。所以从这些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来分析,无论是德国全国全民族,还是它的领袖还是什么德国人的意志完完全全是为了迎合人性当中所谓的英雄梦,为了迎合人性当中所谓的一种荣誉,所谓的光荣,那么就将一个个的孩子,等会我们还会提到,就是小说为什么最后要反复强调“这是我的母校”。而这个母校正是培养学生,应该培养一个高尚的人,来推进人类文明的这么一个场所,现在却是在培养把一个个的孩子变成冷漠的具有所谓的具有钢铁意志这么一个军人,即使他躺在那个床上,即使受了重伤,仍然觉得那个炮声是那么神圣、那么高雅。所以,一句话就是“异化了的文化”推动了这场战争,“异化了的文化”使人性更加的冷漠,而人性冷漠的教育将德国民众以及全世界人民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争,卷入了这场万劫不复的这种战争。所以,作者也好,小说也好,正是要通过这些东西,来反思这场战争,而不仅仅是反对战争,而是来反思战争、反思人性,反思文化。
魏本亚:那这样一来,就是实际上我们学生在读小说就不仅仅是读一个情节,不仅仅知道是一个反战,而是要思考这个战争背后的一些深层次的一些东西。特别是你刚才一再提到的那就是文化,他用一种扭曲的文化去塑造学生,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扭曲的一个人,然后他成了国家的机器,国家的工具,然后成了一个可以说他表面上是为正义去战斗,实际上他不知道自己已经做错事了。
陈国林:是。所以,我想这篇小说当中,作者最深层的就是要反思这一点,小说的主人公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能明白自己就是一个工具,他都没明白自己是一个被文化熏陶之后的一个杀人的机器,当然他也是被杀的,变成一个残疾人。它跟第一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遭遇》他那个是已经明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对战争的痛恨是非常清醒的。而这篇小说当中的“我”始终就没有明白这一点。所以,我就设计了第四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我”的那个英雄梦实现了吗?我要引导学生再去研读文本,看看文章当中跟“我”有关系的一些地方。例如,这个时候在小说当中所出现的“我”他已从最初的一个四肢健全的年轻的活蹦乱跳的一个青年学生变成了一个四肢当中仅留下一肢的这么一个残疾的士兵,从这一点来看,来写了战争对“我”就是小说当中的“我”这种肉体的伤害,这是一个。第二个,“我”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文科的一个学生,“我”曾经有一个英雄的梦想,曾经几乎是一个战争狂,所以通过这一点,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战争扭曲了人的心灵。此外,作者反复强调、反复琢磨为什么要提到学校,为什么要提到母校的问题。我们知道,学校是一个艺术的摇篮,是文明的摇篮,但是,在小说当中所出现的“我的母校”却是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战地医院,从这一点上,作者深深地反思战争已经彻底摧毁了人类的文明。那么,纵观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概括这场异化的文化推动了战争,而战争反过来又摧毁了人类文明。如果不从文化方面来反思,从精神上来反思,那么就很难摆脱这种帝国主义的这种幽灵,人类的不幸也许有一天还会重演。那伯尔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通过这篇小说来反思只有从文化、从人性的深处,人类彻彻底底地反思清楚这个问题,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残酷的战争。
魏本亚:那就是说我们研究了文化、研究了人性、研究了战争对人的一种影响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呢?
陈国林:研究了这些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回归到我们的教学重点上去,刚才我们提到了我们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这些环境的分析来展示人物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进而来探讨小说的主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学生,前面的是通过环境的分析,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等等,来了解人物性格的发展一个脉络,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学生回归到这篇小说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的主题。通过这一点,这时我们提到,刚才提到了就是说这篇小说它不仅仅停留于反对战争,而是进一步去反思文化,去反思人性,为了让学生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再深入一层,对学生一定的拓展。例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民族和德国所呈现出来的对这场战争的不同的态度,德国人去深刻地反思这场战争,德国的总理勃朗特亲自跪下来请求世界人民对他宽恕,德国人民去反思这场战争,从文化的深处、从人性的深处去反思这场战争,而日本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而是不停地去参拜靖国神社,不停地去宣扬这种精神,那么这种东西,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从文本的关注还回到现实的关注。要谨记这种帝国主义幽灵的死灰复燃,要谨记这种复燃给人类带来的悲剧。
魏本亚:那就是说刚才我们围绕这一篇小说的教学我们进行了一个设计,开始有一个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从整体上从宏观上对这个小说有一个认识,然后,我们具体地去研究了几个问题,环境的问题,文化的问题,人性的问题,然后呢适当地拓展、延伸,最后我们又回归到整体。
陈国林:对。所以这个时候,
魏本亚:再回到它的题目上边去?
陈国林:对。刚才我们在讲题目的时候,已经给学生提示了一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这样一个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应该说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就是说我们有必要再去回到小说的题目当中去,我们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你是否对这个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看看有什么全新的理解。
魏本亚:那估计这时候对这个题目的认识和前面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陈国林:对。
魏本亚:又升华了。
陈国林:对。因为从前面学生最初的感觉可能他只是一个爱国主义,一个英雄主义,是一种赞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你应该去为国捐躯,去干吧。但是通过这样一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应该会对这个标题有一个全新的了解。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篇小说里面,“我”想成为一个英雄,想成为为国捐躯的一个大英雄,但是“我”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禽兽,血腥去镇压去屠杀。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进一步地反思这么一个问题,小说当中,作者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我们可以看到标题后面是省略号,小说当中的解释是黑板太短了,“我”字写得太大了,写不下了没有写完,那么是不是这样的,那可能是作者有意设计,它就有意留在那个地方,它实际上是想表现出那种所谓的致使、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这场战争中的英雄还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这种文化上和精神上的扭曲,实际上不仅仅是“我”个人,也是整个德国民族的不幸的一个根源。引导这个东西,进而引导学生来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时候再来补一补把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我们把它补全了,应该可以补什么?那这个问题应该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很好地统领整篇小说的教学,统领这篇课文的教学。
魏本亚:那这可以由课内推到课外去了,课外他还会讨论这个问题。
陈国林:对对。学生他不停地去讨论。当然在这个地方,作者可能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请报告那里的公民,要反对战争,要去反思文化,要去反思人性。
魏本亚:好,谢谢你,
陈国林:再见!
上一篇:【拓展阅读】说明文教学设计与展开
下一篇:【理论学习】诗词鉴赏复习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