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语文团队>>交流互动>>文章内容
【交流互动】适性教育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1/11/19 15:00:05 作者:无 浏览量:960次

   在学校及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本人有幸参加了江宁区适性教育参访学习活动,在教育大师的孕育地,学习了师大教授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具体的教育指导,实地感受了西湖国小和人文学校在适性教育方面的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管理模式与措施,教学实施细则,感悟了西湖国小全新的因材施教体系,领略了人文学校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的“环境育人”模式,特别是人文学校教育的“自由与自主”性,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全新阐释,教育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的获得,让人走向了另一个教育的境界。尽管在台中师大的学习只有两小时不到的时间,但却发现了教学评量的另一片天地,原本枯燥的评量过程可以赋予更多的内涵: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融合。

参访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自身的具体工作中有所借鉴。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针对我们教育的大环境,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考的考试模式及要求,以及我们天印高中的校情,本人做了以下一些校本化的思考:

 1.关于校本课程

现状:我校一直对校本课程非常重视,多次组织领导和老师交流,编写校本教材并具体课堂实施。但课程是由老师定,学生只能在给定的框架范围内选,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加之教师的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使校本课程的发展空间狭小,而且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不多,使校本课程流于任务化。

思考:在西湖国小的资优生培养方面,他们其中一点做法是: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老师在集中这些内容后,分类予以归纳和规范,教师的任务不是教,而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如为学生寻找资料,提供场所,寻求专家的帮助等,教师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并且引导学生将这种学习活动长久持续下去,甚至毕业以后。这种做法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提升探究能力。

借鉴:在每届高一年级起始段,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课外课程,教师予以归类,规范后形成本届学生的校本课程,分类分班后任命召集人,在规定的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如果可能可以将活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学期时间延伸到假期时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成就感中真正发展个性特长,因材施教。

2.关于社会实践

现状:由旅行社配导游(实为引路人),带学生到固定的学校安排的景点活动,没有任务和目标,在仓促和无聊中浪费一天的时间和物质(学生的感受)。

思考:在台师大的教授报告中提到,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交代明确的任务,在充分准备后去展示和交流。西湖国小在资优生培养中也有此做法。

借鉴:以班级为单位,投票决定实践的地点和内容,每个人以导游和管理者身份进行准备,并在班级竞选后,由竞选效果最好的同学挑选部分同学,形成管理和组织团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真正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相关的知识储备都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关于考试模式

现状:由教师提供一份统一的考卷,给不同学习能力,学习状况的学生使用,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以模糊的试卷分析对班级学生的一段学习过程进行朦胧性的评价,而且没有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思考:在台中师大的评量讲座中,以知识点的关联关系与结构,来确定试卷的内容,试卷的结构也是一个立体的包裹式结构,这样既能提高试卷的覆盖面,又能以最简洁高效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追踪式学习中查漏补缺,自我修正。

借鉴:在高一,高二的新课学习后,如果能在单元复习与检测中采取这种模式,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同时变教师盲目诊断为学生自我精准分析。当然这还需要大量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但这至少可以成为一种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4.关于“差生

基于多元智能的适性教育,首先承认了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也都有权利发展自己的潜能,学校和老师应该为之提供相应的条件与帮助,台湾的特殊教育和资优教育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作为我校的生源状况,每年都会有完全不符合高考质量和习惯要求的差生,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家长都及其痛苦和无助。本次的参访学习,让我突然想到了本班的“差生”,审视他的优点和缺点,我突然有了另一种冲动:尊重他的基础,尊重他的兴趣,尊重他的选择,并为他提供支持与帮助,发展他优势,用他的兴趣与特长来让他体会成就感,并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挖掘潜能。我想,这也是一种成功,而且是真正的成功。我想进行一次适性教育的尝试。

    每次外出学习的过程,都是一次有效提升教育能力和拓展教育视野的过程,相信在量变中能积累出质变,更好地发展自我,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