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历史团队>>文章内容
必修二中国史选择题

发布时间:2013/5/15 14:40:49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3836次

南京市2013届高三“500选择题”汇编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经济)

1.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①铁犁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变法的推行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吕氏春秋》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由此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

①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土地国有制下的贵族生活 ②材料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③这一生活方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④这一生活方式显著的特点是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后汉书》中记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有(  )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铁犁牛耕 ③精耕细作 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盐铁论》载:“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实行盐铁官营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推行抑商政策 C. 打击豪强势力 D. 防止土地兼并

5. 右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中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  )

A. 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  

B. 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

C. 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

D. 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

6.《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7.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9.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                            

A. 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 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 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 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10.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11 .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2. 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1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水排     ②三星堆青铜器  ③钧窑钧红   ④马王堆素纱单衣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13.右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 

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

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

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

A. 地处交通要道          B. 出产精美工艺品  C. 商业经济繁荣       D. 市场受官府控制

15.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

A. 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 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 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 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1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7.司马迁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从中看出他的经济主张是

A.顺其自然  B.工商皆本  C.与民争利   D.政府干预

18.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学者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B.第一次主要是指对城市商业贸易时空限制的放松

C.第二次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D.第三次的出现与西方经济侵略存在诸多关系

19.《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0.“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

1.“直到……1820年 ,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 不可信

2.据《江苏实业月志》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这意味着

A.中国的丝织业仍具有竞争优势    B.外国丝织品难以进入中国市场

C.我国广大蚕农面临破产的命运    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3.有资料表明1840-1864年广州港的地位步入了衰退期,1851年成为广州港发展的转折点,1853年起广州外贸中心地位逐步被上海取代。导致这一时期广州港地位变化的事件有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南京条约》的签订                      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1865年,一位大臣在奏折中提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铜钱、火器之仍照向例设禁,其善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笼络)耳。”此大臣

A.属于洋务派 B.主张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C.属于顽固派  D.认识到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源

5.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当时所学的西方科技不是当时西方最先进的

6.洋务经济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推动了近代化政治体制的确立③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

A.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付赔款                                   B.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C.大举借款以偿付外债                                       D.应兴办民用工业以筹集资金

8.“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40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的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建资本达1.3亿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9.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 关税不能自主

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11.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

A.引发了群众性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   B.有效防止了白银外流,稳定了金融市场

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     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12.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1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 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14.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 完成反帝的任务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D.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15.1928年5月10日《大公报》刊登了明星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上文字认识正确的有:①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思潮;②时值民族工业的春天,中国企业以广告的形式扩大销路;③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人饮食的变化;④民族工业的活跃,部分地得益于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的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6.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17..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18.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③一战中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估计有十万人。”这表明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 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 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 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2、阅读下列表格《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的比较》,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我国已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刚刚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4、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5、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6、“钉子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写照。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适应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科教兴国”的需要            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

7、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年

21.8%

26.1%

52.1%

1965年

37.3%

32.3%

30.4%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 96 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

 

考点二:经济体制改革

10、《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他做思想准备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11、陈云曾说过:“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①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全面确立②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经济运转中逐步建立的 

③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由陈云等领导人主导④统购统销体制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13、表格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4、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15、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16、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17、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8、“全民所有制企业,正转换经营机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也在迅速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正在加速构建。”这是某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庆社论,这篇社论的背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型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1、有西方学者指出:“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这些“措施”包括

①部分恢复个体经营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努力改善外交环境④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生产队开社员大会,经过表决,大家都同意包产到户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儿子运送农产品去香港特别行政区  ④菊兰偷偷去掐喂牲口的苜蓿,苜蓿都掐不到,只好去地里偷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按照相关历史事件和现象发生的前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考点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3、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4、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的状况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 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25、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

比较

1950年

15.1

 

1959年

43.8

比1950年增长2.9倍

1966年

46.1

比l959年增长.5.3%

1969年

40.3

比1966年下降12.6%

1973年

100

比1972年增长74.2%

1978年

206.4

比1972年增长2.3倍

A.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

B.政治因素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出口贸易减少

C.中美建交推动了l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D.经济特区建立导致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C.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D.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

2、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

A.近代园林建筑完全西方化     B.近代只有买办才住西式洋房

C.近代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   D.近代园林是中式的,住宅是西式的

3、移风易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近代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冲破清朝禁忌,走在时代前面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派

4、1872年《申报》报道:“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传统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②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③女子逐渐融入都市新生活④辛亥革命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900年蔡无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6、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B.“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服、解放服或叫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结果          B.建国初期社会物质财富较匮乏

C.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冷战”背景和国内政治的影响

8、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使曲散垂耳际……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

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

9、 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 (妻 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正确的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11、下列诗词中,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尚的是

A.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      B.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

C.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      D.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12、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主要反映出

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某期《大公报》刊登广告曰:“本号现在研究各种洋帽……以供剪发同胞之购用,不日即将出现;并发售各种剪发器具,华制居多;又售各种皮鞋,无不价廉物美。”该广告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二: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14、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

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           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

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

15、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16、昔时的《东北日报》有一篇报道:“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严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仅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鹏飞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并说:‘去年总计购入外粮达五十万余吨’,然实际从外输入蒋区的粮食当还更多。”下列关于这篇报道理解正确的是

A.该报道应发表于建国初期         B.所述情形与日本全面侵华有直接关系

C.该报可能是解放区出版物         D.反映了美国工业制成品大量涌入中国

17、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

B.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

C.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D.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19、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建议:以铁路“为全国之脉络,通则无病焉。”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修建铁路的建议:“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弛援,可以一日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致于误事。”二者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            D.方便了中国百姓日常出行

考点三: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20、下列有关标题,出现常识性错误的是

A. 《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B.“我与电视”有奖征文启事——纪念中国电视诞辰53周年

C.“二五”计划为我国互联网指明方向

D.《影像中的京剧——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6周年》

21、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 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③ 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 大众传媒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