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中国史选择题
发布时间:2013/6/2 8:07:39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1677次
南京市2013届高三“500选择题”汇编
必修三 中国历史
选择题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②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变化
③士在社会上相当活跃 ④士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4.“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5.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面上。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持该主张的思想家是
A.朱 熹 B.王阳明 C.王夫之 D.顾炎武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为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8.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 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能佐证 这位学者观点的是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9.“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
映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0.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的主张,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
A B C D
11.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12.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 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
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 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
13.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
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 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14.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
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
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15. 《日知录》写道:“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论,作者特别关注的是
A.务实学风 B.立国之本 C.传承传统 D.弘扬民主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7.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是宇宙万物本原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
18.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民为邦本
19. “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陆九渊
20.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
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
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21.“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
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22.诗歌在唐人的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是高品质生活的元素,是交流思想和情感
的媒介,是步入上流社会的资质。皇帝的提倡开启了崇尚诗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
广大士人创作激情的充分释放创造出了大量高品质的诗作……由此可知促使唐诗空前
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A.唐朝社会对诗歌的重视 B.唐朝诗人比前代诗人更具想象力
C.唐朝统治者的大力倡导 D.当时知识分子创作热情的激发
23.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的业务外,也大量印刷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4.《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D.“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5.我国京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喜好密不可分
B.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
C.民国时期的梅兰芳为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D.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概括它
26.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27. 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
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
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从
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28. 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赞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 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29.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0.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A.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B.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
31.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32.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33.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
34.“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35.右面资料为恭亲王奕訢拟定的某近代学校章程。
据此看出此校
①实行封闭式管理
②服务于科举考试
③属于官办教育范畴
④着重培养封建官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6.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
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
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
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37. 下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 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38.“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39.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40.梁启超说:“吾以为……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可也。不能行宪政,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皆不可也。盖以政体之变迁,其现象常为进化的,而国体之变更,其现象常为革命的,谓革命可以求国利民福,吾未之前闻。”由上述材料所见梁启超的政治观点是
A.反对革命,反对民主共和 B.倡导宪法政治,追求民主自由
C.坚决支持君主立宪 D.认为国体变迁比政体变迁更重要
41.中国传统思想的变化往往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士大夫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懵懂的循环论,首先是被维新派用两本书打破的,它们是
A.《海国图志》、《天演论》 B.《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C.《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D.《变法通议》、《新青年》
42.下表是习广州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43.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
①创办近代工业 ②改革中央机构 ③建立新式军队 ④实行民主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44.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这样写到:“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谭嗣同
45. 近代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不仅公开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法律及政治制度,而且宣称:中国的哲学、伦理观念、自然科学、社会学说和制度,都应该彻底重估,参考西方重新创造。这些主张
A.催生了洋务运动 B.促成了戊戌变法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D.指导了辛亥革命
46. 以下为传统启蒙课本(左)和晚清新式课本(右)内容举例。从中可以看出
①传统课本注重学生文学修养 ②新式教育注重实用知识和技能
③进化论思想巳影响中国 ④新式教育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7. 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请皇帝“结百姓之心”“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对此主张理解最恰当的是
A.要求君民共主 B.主张开明君主制
C.力图挽救民族危机 D.强调皇权至上
48.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
①春秋战国时代 ②秦汉时期 ③明清时期 ④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9.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50.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
51.《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52.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53.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54.“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 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5.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6.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C.林则徐、孙中山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领袖
D.他们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先进代表
57. 毛泽东在1943年4月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宜当做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此时毛泽东的思想著作不包括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新民主主义论》
58.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相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熟体现在
A.独立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农村人民政权 C.形成完整革命理论 D. 适时实行战略转移
59.“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羁绊的历史事件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0.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之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61.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62.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B.当时的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
C.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D.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63.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神舟”五号 ②“南优2号” ③月球漫步 ④“两弹一星”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
下一篇:必修三世界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