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发布时间:2014/4/24 15:26:53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1019次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问题导读】
一、预习课文思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结合P59地图)
1.经济特区的设立 ______年,____ (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
______年,划出_____________设为海南经济特区;
意义:特区 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其中包括江苏的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以后, 珠江三角洲、_________________、闽东南地区、___________先后开辟,到1992年,从南到北,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经验、管理水平、了解国际行情的窗口。
4.开放开发浦东、沿江 _______年,目的:①为了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 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②带动 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流域经济的新飞跃。(建议看练习册P57材料二、三)
意义: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_____________,也成为_____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80年代看沿海,90年代看沿江”)
5.沿边开放城镇:
6.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二、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点、线、面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对外开放的本质区别?
【练习反馈】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 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 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2.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A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C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 经济特区 ③ 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上海浦东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5.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6.下列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②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有三个,分别是南京、南通、连云港
③ 适当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
④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上一篇:【导学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下一篇:【导学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