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历史团队>>教学资料>>文章内容
【导学案】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发布时间:2014/9/30 8:18:12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991次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1.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了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问题导读】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复习回忆:在汉武帝以前,儒家思想经历了:        时期,应运而生;

                                               后期,蔚然大宗;

                                               时期,焚书坑儒,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2. 阅读课文第一目,思考:

① 汉初,政治上,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一第3课)。治国思想上:吸取了道家“_____________”思想,采取_____________的政策,促使经济逐步恢复,社会日益繁荣安定。

②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兼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又威胁了西汉的稳定,促使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从“无为“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阅读课文第9页,请思考: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材料二: 见P9【资料回放】

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

②为了加强君权,宣扬“       _____   ”,提出了“      _____   ”和“______________”学说。

③为巩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针对为人处事的标准:提出了“____为臣纲”“父为子纲”“___为妻纲”和仁、义、礼、_____、_____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______________”。

 

2.特点(内涵):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糅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武帝的治国思想 :“ 外儒内法”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的?

①思想方面: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②政治方面:起用很多         参与国家大政。      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③教育方面:

A. “五经”(《诗经》、______、《礼》、_______、《春秋》)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B. 兴办      ,由           博士负责教授,考试合格后即可任官。

C. 在全国_______设立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 ①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      

【反馈练习】

1.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A. 百家争鸣         B. 削平诸侯王         C. 颁布“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欣赏此言论的原因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学说     B.继续无为而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教育体系

3.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6.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⑤“五经”是指《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7.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8.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案时认为: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反映了西汉时期

A.君权神授              B.礼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兼相爱、交相利

9.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大一统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强化中央集权

10.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1.《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仁义礼智信”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14.汉武帝创办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标志。(13、14题是非判断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