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宋明理学
发布时间:2014/9/30 8:19:52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1153次
第3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了解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问题导读】
一、 三教合一,(大体了解汉以后儒学的发展历程)
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荣态势。
2._______________时期,儒学受到外来_______和本土_______冲击,但仍居正统地位。
3._______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立”,儒学独尊、正统地位受到挑战。______最早提出复兴儒学。
二、 程朱理学
1. 程朱理学出现于何时?代表人物有哪些?何为“理学”?
含义:融合_____、______思想解释___________义理,形成以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体系。
________宋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的________________(集大成者者)
2.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教材,尝试概括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程颐、程灏的主张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 二程遗书》
①核心思想: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唯一性)。理、物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程颢
②把天理和_______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认为“_____________,天理也”
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 摘自《朱子语类》
③天理就是作为________规范的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材料四:“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
④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合P13“学思之窗”,程朱理学认为探究天理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朱熹更认为:
“格物致知”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程朱理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① 适应了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成为________以后长期居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______________的教科书。
③ 朱熹学说传入欧亚,在亚洲的朝鲜、日本等形成________________。
三、 陆王心学
1.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宋的陆九渊和____________的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2.结合教材,尝试概括陆王心学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南宋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①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②认识论:_______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① 吸收佛教的禅学,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认识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有哪些?
同: ①内 容:都属于__________体系,都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_______”。
②思想实质: 都是以儒家的________________来约束社会,维护_________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③影 响:都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异:①认为世界的具体本原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_____”;理在心外;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_____”,“心”即“理”。理在心中。
②探究“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___________”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通过内心的反省,“__________”: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_____________”
总之: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反馈练习】
1.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A.朱熹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
B.朱熹对儒学向南方地区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C.朱熹居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承上启下”地位
|
4.右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理先气后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7.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 .物皆有理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穷理格物“
8.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是非判断题: 9.程颐程颢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10.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等学术思想,在欧美影响很大,甚至形成“朱子学”
上一篇:【导学案】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下一篇:【导学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