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陈静老师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0/15 15:35:12 作者:无 浏览量:2167次
公开课教案
设计者:江宁区天印高级中学高三备课组 陈静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3日
课题《伶官传序》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议论文写作要素
2.能力目标:借鉴本文,学生发现并改进议论文写作中弊病
3.情感目标:成败得失在于人事的观点,树立正确生活、学习观
教学重点:议论文写作五要素在本文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本文中心论点的分析及行文结构
课型:研习探讨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板书)〖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要点〗
议论文创作要遵循的“五要”:〖复习议论文,并为本文议论文角度分析作铺垫〗
⑴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所谓“鲜明”,一是指作者的态度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⑵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准确”一是指论据本身的真实可信,二是指论据和论点 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即能准确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新鲜”一是指新出现的或很少为人所用的材 料,这样的材料作论据能给人以新奇、清新之感。二是指从新的角度观照旧有的材料,发掘出新的蕴含,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⑶要全力地分析论据。所谓分析论据,就是要揭示出论据中蕴含着的某种道理,并使之与论点沟通,从而显示出论据和论点间的本质联系。
⑷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常常受制于论点,特别是有分论点的议论文
更是如此。
⑸要准确地使用语言。这里的“准确”一是指说的话正确。话不正确,即观点不对,那其他一切再好也是徒劳的。二是指用词的恰当和分寸的把握。用词不当,不能清楚地表达要表达的意思。分寸把握不对,不能从本质上反映事物。
二、学习文本
〔一〕中心论点鲜明(详讲)〖以下一至五安排呼应导入中议论文写作五要素,结合本文分析〗
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前面学过的《六国论》体裁一样,都是史论,请找出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⑴齐读二三两段,注意注解时间提示,由时间理出过程〖使学生通过计算,直观得出得之易、守之难〗
⑵庄宗李存勖(885━926)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3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
明确:
908年(23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盛——913年(28岁), “系燕父子以组。” ——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建后唐。
得天下(15年)
↓对比
失天下(3年)
衰——926年(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后唐亡。 ——逸豫可以亡身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何其衰也!”
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盛”——“忧劳可以兴国”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衰”——“逸豫可以亡身”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总: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
表明成败的关键不是天意,而是人事。
(二)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略讲)
以庄宗故事讲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准确并具有代表性
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有很多个,而此处不举其正文中已有的例子,用一个平常人较少用的例子,晋王遗三矢的故事、传说,用例新鲜。
(三)论证方法(适当讲解,板书方法)
⑴论证方法介绍:〖回顾和总结议论方法,并为下一环节找出本文议论方法作准备〗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引用论证)
③比较论证: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如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⑤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⑵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例举论证————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故事;晋王遗三矢的故事。
对比论证————盛与衰;得之难与失之易。
道理论证————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四)文章结构(详讲)〖点拨文章思路〗
⑴诵读文章,思考文章各段内容,请学生概括各段段意。
1.提出论点,举出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事实 总
2.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3. 议论评价庄宗盛衰得失的原因
4. 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总
⑵学生自由讨论文章的结构,行文思路
文章结构图示
总 提出论题:盛衰之理,是天命人事 起 |
分 正面 后唐庄宗下 说 忧劳可以兴国
|
|
分 反面 后唐庄宗失天 说 逸豫可以亡身 |
总 得出结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结 智勇多困于所溺 |
启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示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
(五)语言的精确性(略讲)〖提示学生注意写作中语言精确性的重要〗
默读文本,找出文中你认为能代表语言精确性的句子。
⑴晋王赐三矢的故事,冠之以“世言”,不把事例绝对化,语言准确。
⑵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可以(而非必定)知之矣。
三、迁移运用〖结合学生作文中暴露的实际情况讲解,激发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缺憾〗
高考话题议论文写作法
预设答案:
审题精心推敲。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他牵一发而动全身。审题不准或不全以至完全失误,势必悖旨走笔,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
⑴ 开头简洁明了。文章的起始段应是靓丽的凤头,应让评卷老师一见钟情,乐意读下去,这种好的接触印象直接会影响到对文章的评分。好的开头,在审题立意和确定话题范围后,可以引用名诗名句,运用对比、排比概括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例子,可以概括摘取生活中或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的实例,可以概述作文题本身所提供的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发挥其提起一纲而振起全文的作用。
⑵ 正文分解成段。作文最忌“三段式”,即:开头――正文――结尾。结构美的作文正文部分应在设问句或其他过渡句或过渡段之后再分解成3――5自然段为宜。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可正反对比,可逐层深入,可类比对照,可并列或分总结合等等,构思好后,再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同时搜索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从古今中外或自然、社会、家庭或寓言、名句、比喻等等方面寻求正反典型的证据进行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既言之以据,让事实说话,胜于雄辩,又晓之以理,富有逻辑力量,加上排比、反问、感叹、呼告等语句,动之以情,让人心悦诚服。平时课外慢作文可试着朝此方面努力,持之以恒,自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⑶ 结尾辉映全文。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大忌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而应是照应凤头、辉映全文的豹尾。结尾好会对评卷老师产生惜别印象,加深评卷老师的正反馈,使得分占有优势。
⑷ 语言严密生动。写议论文要突出其语言特点,即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和生动性。突出“四性”就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合理,推理严密。
⑸篇幅千字左右。高考作文篇幅规定不少于八百字,但上未封顶。要让作文论证思路清晰,角度分开,层次分明,说理充分,内容有驰骋余地,容纳多方面论据,议论富有深度,使文章充实,且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勉强八百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会让评卷老师感到你江郎才尽,绞尽脑汁,使你得分处于劣势,一定要在不重复的前提下,论证时多开辟一个角度,多增加一个论证层次,分析更透彻一些,使篇幅达到千字左右,但不能超出试卷所给格子的范围而把字写在格子外。
⑹书写规范清晰。不论是对作文的基础等级的评分,还是对发展等级的评分,书写是否规范美观都对其得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卷面是给评卷教师的第一印象,“文若其人,字若其人,其人宛在”。他很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为人和语文素质,周密、细致、严谨、认真、方正、得体等品格常常寓含在规范美观的书写之中,深受阅卷老师的好评。
⑺完篇检查。作文写完后一定要阅读检查一遍,一看标题写上没有,是否恰当;二看有无别字、病句。
四、反馈作业
1.熟读文本
2.反馈练习卷
附:板书设计
要鲜明地提出论点
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
要全力地分析论据
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要准确地使用语言
《〈伶官传〉序》教前设计与教后反思
陈静
《〈伶官传〉序》这一脍炙人口的佳作,且我组六人同时选上这一课题时,我感到了压力,不知从何入手上出新意了,因为是名篇,多年来研究的人实在太多,而且这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想出新出奇又比较大的难度。
今天这堂课是《〈伶官传〉序》第二课时,学生在熟悉内容及掌握重点词汇、句式的基础上,把行文与议论文相联系,一则复习议论文;二则提纲挈领地讲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及行文结构。内容是上周批改学生的议论文作文决定的,学生中心论点不明确,议论文结构不明晰的现象较严重,而这篇课文中心论点突出,结构清晰,可点拨学生多思考自己在行文时常常凑字数而忽视的东西。于是就决定这节课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其中重点突出中心论点及行文结构,串讲议论文其它常识:为了体现明确的教学思路,我以议论文“五要”引入、其下分⑴要鲜明地提出论点。⑵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⑶要全力地分析论据。⑷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⑸要准确地使用语言。⑹高考话题议论文写作注意点,六大环节来讲解,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说说写写中不知不觉把握文章中心,理清行文的思路。实际的课堂上,我基本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在组织学生、引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板书本节课主要五个方面,使学生在上课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上课时前半个小时学生被抓的很牢,后十五分钟则有些沉闷,虽然顺利找出了中心论点,也列出了行文的结构图,但是总有不完美的感觉。
课后在王老师的点评下,我从各个方面整理、分析、反思了这节课不能如愿以偿的原因:
1.语言细节方面需要再加锤炼,平时上课忽视了句句精到,应在课前好好吧上课每句要涉及到的话,打打腹稿,在心里多过几遍,而自己仅满足于背下所有环节,熟悉教材内容,过于相信自己临场发挥,使得环节过渡处理的比较不成熟。
2.切入教材时是只想一味求新、求异,而忽视了抓文章本质,切入点抓的不准,本可以从“盛”、“衰”两字切入,从而牵起全文,或者从教材后几人评语中任一角度切入分析文章,都完全可以达到效果,并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使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3.问题设计梯度不准,在设置文章问题时应把握文章,熟透文章的基础下,罗列文章中的一些问题,继而精心对比,选出由易到难的,设计好提问点,处处留心皆精彩,我却满足于文章纲领,图表的华丽。
先哲苏格拉底曾言:“生命如不诉诸批评的省察,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这节课最然也有些亮点,如及时处理学生的突发问题,以举例引导学生思维,但抱着学习、成长的心态我主要谈谈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课堂中逐步提升自己,多向同行学习他们的长处,使自己炼出好课。
上一篇:【语文教研】张平老师赛课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研】刘淑梅老师赛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