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张锋老师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0/15 16:04:32 作者:无 浏览量:1733次
公开课教案
设计者:江宁区天印高级中学高三备课组 张锋
授课时间:
课题《方山子传》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3.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及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激趣:天降红雪――达摩有志用世终成正果,引入有志用世的苏轼。
苏轼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意图是引入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切入文本。)
二、诵读课文:
1.学生朗读,注意字音 (检查错误率)
2.教师范读,注意节奏 (纠正错误,引导朗读)
3.学生齐读,感知全文 (正确句读,为理解文意打基础)
4.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实词、文意)
三、课文分析:(思路: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反馈)
(一)明确:写什么
1.写人:快速看书,同座讨论建立方山子档案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2.思考:方山子有何值得苏轼一写?或者说重点写这个人什么特点?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引起好奇心,力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讨论、明确:最能打动作者的是方山子的“异”。
(1) 生活道路的“异”
(2) 生活方式的“异”
(3) 为人处世的“异”
(4) 生活态度的“异”
(思维碰撞,从课本找到依据,得出结论)
4.分析与思考:
(1)总的来说,是“侠”和“隐”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巧妙地统一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那么试问如此豪侠之人,为何要隐?说出依据。(顺势设疑,深层思考,为巧妙揭示文旨而服务)
原文――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
(2)面对“不遇”于世,方山子的选择究竟意味什么?
――弃绝浮世,安贫乐道,以实现精神的回归。(进一步发问,探求人物的精神世界,为后面的问题埋下伏笔。)
(3)预设问题:这和作者有联系吗?(巧妙一问,让学生前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蓄势待发。)
(二)明确:为什么写 (这个环节重点解决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前面设问的基础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浮于水面。)
|
思考:1.方山子的表现为什么能引起作者如此大的震撼?(找到与苏轼的共鸣之处。)
(1)根本原因:同气相求。
(2)经历相似: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 还是另有深意?(很自然揭示写作原因,至此全文脉络、意图分析水到渠成。)
明确:
(1) 赞赏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2) 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 的感慨和对方山子独特的人格道路选择与超脱的人生价值观的赏识之情。
(3)这也是苏轼在黄州心境的一种隐约的折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三)小结:(加深对苏轼的理解)
是黄州,使苏轼尝尽坎坷与艰难;同样是黄州,使苏轼变成了苏东坡。从黄州开始,他的作品中开始有一个更为真实的苏轼存在。苏轼和很多遭遇政治挫折的文人一样,通过寄情山水,在自然的慰藉中获得解脱。学了本文,我们更进一步走进了苏轼的内心世界,试着去了解当一个人遇到如此大的打击之后,是如何找到心灵的出口的。我们也可以试着思考当自己遇到挫折,甚至觉得绝望的时候,应该如何去为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
(四)反馈练习:见讲义 (重点文言现象的落实)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思考: 文章是怎么写的?构思有何特点?
3.完成翻译及预习新课
附板书: 方山子传
生活道路的“异”:少年、成年、晚年
生活方式的“异”:庵居蔬食,弃车马
为人处世的“异”:不与世相闻,人莫识
生活态度的“异”:世有勋阀,皆弃不取
-----------------------感慨不遇、旷达自适超脱荣辱沉浮
《方山子传》教前设计与教后反思
本文是《唐宋八大家》中一篇较短的文言散文,我也是一名老教师了,不过教高三可是头一回,带的又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透过过去的两年学习对语文已失去了兴趣,我走进高三,走入课堂的第一使命就是: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重新爱上语文,让学生对语文老师感兴趣。
因此,这节课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在短短45分钟之内快速投入,充分理解全文,课后的达到反馈效果,就成了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难题。但我始终认为,兴趣、充满着对语文的热情永远是第一位的。经过深入思考,我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要引人入胜,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第二步,读通、读顺全文,理解大意,完成学案。
第三步,读熟课文,搞清文章写什么(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
第四步,弄懂为什么写(探讨 写作的目的与意图)
第五步,追问文章是怎么写的(倒叙与插叙的运用)
第六步,紧扣高考考点,辅以相关反馈,加深理解。
教学流程设计好了,但怎么开始,用什么法子能让全体学生一上来就进入我设置的情境,达到最佳效果,又成了我必须思考的第二个难题。为了提高普通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每节课都安排了一个或趣味或哲理或立志的小故事,以此激发学生。但有时故事内容与这节课毫不相干,造成目的不明确。围绕这节课,我想到了一位有志用世的得道高僧的故事与文中的作者、主人公有着共通之处,可以很好地衔接起来,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教学的开展作了一个有力的铺垫。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第三步,苏轼为什么要写方山子,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必须是充分理解方山子为人,即传主的事迹与风貌。为此,我特意设置了一过渡问:方山子如此豪侠之人,为何要隐?他做出的选择意味着什么?这和苏轼有联系吗?试找出相似之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再进一步发问:苏轼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通过分析,联系苏轼人生经历,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苏轼藉此流露不遇的感慨,这也是他在黄州心境的隐约的折射。顺利达到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教学前所设想的。
课上完后,感觉还不错,但更多的是遗憾,要是再给我一点点时间,再反馈深化一下就好了,不过有教学就会有遗憾,让人有一次次弥补改过的机会。这节课在教学实施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实施第二步时,事先认为学生很容易找到、归纳出人物的特点,结果却大费周折,因此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程。
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永远值得你、我、他去追寻,向着更理想的境界迈进!
上一篇:【语文教研】戴华老师赛课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研】汪中海老师赛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