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陈婷老师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1/2 10:30:58 作者:无 浏览量:1210次
设计者:江宁区天印高级中学高一备课组 陈婷
授课时间:
课题:《我的四季》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2.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强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教学难点和重点: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对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有人说:生命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有你有我有他参与的人生固然是绚丽多彩、热闹非凡,但是有谁的人生能够一直期待别人的捧场?所以也有人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精彩。一个人走过人生的流程,独自耕耘,独自收获,独自欢欣,也独自黯然神伤,渐渐的你就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承担。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参读女作家张洁的一个人的人生——《我的四季》[目的:导语部分就带领大家认识到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欣赏自然的四季,而是在谈人生。]
二、作者简介。
张洁,生于1937年,当代女作家。著有《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无字》(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改拍成电影。[目的:更直观的真实的记住一个有着杰出成绩的作家,另外电影和文学不分家,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促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的诞生,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也是对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精彩演绎。]
三、预习交流。
锈 钝 磕 绊 谦 卑 焦 灼 谷 穗 厄 运 干 瘪 敷 衍 汗流浃背 入不敷出
[目的:语言基础一刻不能放松。]
四、整体感知。
1.文章以“我的四季”为题有何深意?[目的:整体感知,渐入其境。]
明确:生命犹如四季,四季如同人生的轨迹。
2.张洁笔下的四季你更喜欢哪一季?这一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明确: 我 我 少年:播种人生、充满希望
的 — 的 青年:灌溉人生、永不放弃
四 — 人 中年:收获人生、无怨无悔
季 生 晚年:品味人生、老有所为
在此过程中,穿插配乐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知作者倾注于文章字里行间对人生四季的感悟。[目的:一段优美的音乐有段优美的文字,创造情境,带领学生投入文本,感知作者人生四季的不易和艰辛。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同时,由张洁的四季联系到你最喜欢哪一个四季,随便的谈谈。[目的: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同时,为小作文作铺垫。]
五、文本研习。
《我的四季》中有不少语句富有生活的哲理,可以引发我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目的:这也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让学生细致的去领略文章中深刻的哲理,懂得一片好的散文不能仅仅局限在描写和记叙。另外,让学生试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1.“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参考提示: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有一份自己的责任,既然拥有了生命就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
2.“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参考提示:每个人都可能有人生的失误,重要的是振作精神重新开始,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来反省自己的错误。
3.“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
参考提示:人生中必然会遇到艰辛与自己所犯的错误,一味逃避和想求得庇护是不能得到人生体验的。
4.“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参考提示:只要真正的为生命认真负责耕耘过,只要真正体验过,就是生命的收获,而且收获多于劳作。
5.“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参考提示: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认真的做过,付出过,收获了属于自己该收获的果实,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
六、写法借鉴。
一篇优秀的散文,它不会仅仅局限于叙述和描写,它会将真情和哲思融入其中,这样做到景与情与理的统一。[目的:一种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七、板书设计。
我 我 少年:播种人生、充满希望
的 — 的 青年:灌溉人生、永不放弃
张 四 — 人 中年:收获人生、无怨无悔
洁 季 生 晚年:品味人生、老有所为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在课堂作业本上。
2.积累含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到积累本子上。
3.仿照《我的四季》,写一篇景与情与理相结合的随笔。
《我的四季》教学设计和反思
时间:
教学背景:
本文选自张洁的散文集《心灵的笔记》。这是一篇歌咏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努力发现大自然四季容颜的变化,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思想意境,都称得上一篇赏心悦目的佳作。
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对于本文的理解、把握不能深透到位。记得作者曾在本文的创作谈中说她写这篇文章是“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大自然……努力发现它们在不同季节的细微变化,并用自己的心灵与自然对话。”其对话的目的也就是“托物言志”。因此,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生信念,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作者一向“崇尚真诚、善良、勇敢的品质崇尚拼搏、奉献的精神,对现实生活中的投机钻营者、自私自利者……抱着一种鄙弃的态度”那么,我们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基础,也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透视出的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更不难理解其间蕴含的作者对人生及生命价值的特有感悟。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出本文颂扬美德,抨击陋习的主旋律。
教学设计:
《我的四季》这篇课文位于向青春举杯这个专题,教学方法以活动体验为主。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有哲理的抒情散文,教学方法上还需注意问题探讨。根据这两点,我在课件里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围绕活动体验,主要是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请四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人生四季的主要任务和特点。第三个问题,目的在于研习文本和探讨问题。这篇哲理散文有很多句子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学生画出其中与自己心有戚戚焉的句子,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教学反思:
一、文本吃的不透。这也是我的教学能力中最薄弱的一点,不能够很好的去驾驭文本。新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新选进的,文章新了也能跟得上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里面确实有很多文章可以算是精品,比如我今天开课用的张洁的《我的四季》,还有柯灵的《乡土情结》,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等等。这些文章初读就能引起人内心的战栗,仿佛说尽了你自己千百年来想说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话,无论是关于亲情,爱情,友情,乃至人生和宇宙。有的时候你读着读着不禁要羡慕起现在的学生来,因为,在他们这个年龄正需要这一系列情感熏陶时候的我们,偏偏错过了很多。遗憾的是我喜欢一个人慢慢的品味这一类的文章,却十分苦恼和学生一道去研读。是我自私么?不是,很多话我根本不知道如何用我单薄的语言去表达。加上个人阅历的浅近,说实话和多文章我只能做到读上去与我心有戚戚焉,而真正怎样个戚戚焉我也很难去说明。可意会不可言传?不,意会是关键,意会到位多少是能言传一些的。所以,对于我而言,把握文本多体会是必须的。
二、备学生不够。对于刚刚结识的师生,彼此陌生不了解是正常的。逐步了解,这个过
三、跟备学生不够相关的是,课堂上的我显得有一些霸道。学生预习不到位,而我又希望课堂按照我预计的一样发展,结果就只能是我表现的太过霸道,很多问题的设置其实是不错的,但答案却追求统一和唯一,显得很不明主。嗯,备学生其中之一就是备好学生在课堂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
上一篇:【语文教研】祁冬霞老师赛课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研】杨璐璐老师赛课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