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教学研讨之一] 上课·研讨·上课
年轻——没有不可能
发布时间:2017/12/12 9:50:45 作者:王新文 浏览量:1542次
主持人语:课堂是每位教师“战场”,不可回避,也不容回避,在上课路上、在上课、在课后反思中……,这是每位从职者不可回避,也不容回避的“宿命”,“欣赏”或“诋毁”是学生贴给教学的标签,或明或暗,不可回避,亦不容回避。教学需要年轻的求知的心、火热的激情和持续的热情,那么如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能否做到教学相长,尤其是面对当前新一轮课改的考验,它是那么抽象,那么无形,然无论年轻还是老迈,核心素养从新词已经成为热词,从顶层规划已走进了课堂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已成事实。课改需要每位教师做出教学的回应,亦不可回避,也不容回避。
那么,就相互学习,抱团发展吧。化学同仁们,让我们抓住每一次机会,踊跃向前吧。
年轻——没有不可能
今天张寒之老师为大家奉上了一节实验探究课,在我看来张老师以光路清晰度的变化促使学生体悟了三种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变化,也能够动态看待分散质粒子变化带来的分散系的变化,继而领略到分散系本质因素,及分散系间没有严格界限的特点。新鲜、有趣、有料,年轻教师的课值得期待。
上课反思
张寒之
1 在生活中挖掘“萃取”原型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中,教材给学生介绍了常见的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萃取操作是每一届学生的学习难点,课堂上学生都能“听懂”,但是课下纷纷表示“不明白”,会有“萃取究竟为了干什么?”“为什么用有机物来萃取?”的困惑。我相信教师把以往出现的有关萃取的考题搜集起来,给学生一题题的做,一题题讲,他们一定能够把握考试的得分点,但是疑问没有结局,也就是说这个知识始终没有落实。其实我发现,学生的困惑来自没有在生活中找到“萃取”的原型,没有知识的生长点,自然就缺失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在教学中首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泡茶、熬汤、熬中药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物质浓缩和富集,以及浓缩后与原体系要进行分离。接着给学生们介绍在制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中将有效成分富集的重要意义,体会“萃取”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学生自己取等量的碘单质分别溶解在水和四氯化碳溶剂中,感受碘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教师向学生展示提前配制的碘水溶液,浓度较低,呈浅黄色。
师:“如何将碘浓缩富集呢?”
生:“把碘转移到四氯化碳里面。”
师:“那水怎么办呢?”
生:“水和四氯化碳是不互溶的,只要分液就可以了。”
师:“非常好,还记得我们中药熬过之后,药渣是怎么处理到呢?”
生:“用纱布滤掉的。”
师:“可见,我们富集完有效成分之后,还要考虑到利于和原来的体系分离。”
学生动手完成萃取的实验操作。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断帮助学生回忆寻找生活中的萃取原型,就好像由学生自己主动拾起一块一块的砖头,搭建阶梯,在熟悉的认知环境中寻找证据,不由自主地遵循认识发展规律的这条线索,有感悟,有启发。
2 聚焦课堂的动态形成
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不是静止的,他们的思维是运动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如何铺设他们思维运动的轨迹,为学生埋下有意义的线索和证据,与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动态的认识发展的过程。
教材将分散系的教学安排在物质分类法的第二个课时,是对分类方法的应用,也是赋予学生面对处理混乱体系时的一种处理方法和分析思路。站在知识习得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角度,将分散系分为了溶液、胶体和浊液,并知道胶体的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说,掌握这些就可以轻松解题。但这不符合基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的要求,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线索、展开推理,最大程度地展示活动过程,形成动态的课堂教学。
课堂中,我首先展示一杯澄清透明的鸡蛋清溶液,“这是一杯稀释后的鸡蛋清,查找资料能够发现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大约在2nm~20nm之间,那么烧杯中的溶液还是胶体呢?如何区分?”
生:“应该是胶体吧,用显微镜看看。”
师:“利用胶体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我们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将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溶液时,垂直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称谓丁达尔效应。”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中,演示蛋白质溶液的丁达尔效应,对比氯化钠溶液。
生:“那牛奶、豆浆也是蛋白质啊,还有丁达尔现象?”
师:“牛奶中除了含有蛋白质分子,还含有许多脂肪,所以更倾向于称谓乳浊液。豆浆中植物蛋白分子含量高,是胶体。尤其稀释之后,我们也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通过介绍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学生理解自然界的云、雾都能够形成胶体体系。
从高分子蛋白质,学生联想到生物刚学了淀粉也是一种高分子,很想知道淀粉在水中能不能形成胶体呢?教师提供资料发现淀粉分子的大小在10微米左右。
取少量淀粉于试管中,加入冷水,振荡发现形成浊液,用激光笔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师:“有办法让淀粉分子变小吗?”
生:“加热试试看。”
加热过程中发现浊液变澄清,“是胶体还是溶液啊?”
生:“用丁达尔效应试试看。”
用激光照射,能清晰看见丁达尔现象。
师:“分子还能再小吗?”
生:“加唾液淀粉酶。”“那就是水解了。是麦芽糖。”
师:“淀粉最终水解为葡萄糖后,分子变小,还是胶体?”
生:“快用激光笔试试看。”
葡萄糖溶液中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我们分析这一组师生的共同讨论,发现学生其实按照教师预设的线索,在不断搜集证据,展开推理,验证假设,不自觉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的理解胶体不是某一种特定的混合物,他的本质就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剂就是胶体体系。只要紧扣胶体的本质,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在溶液、胶体和浊液之间形成转化。
师: “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改变分散剂之后,我们利用物理手段将溶液体系转变成了胶体体系。其实我们还能通过化学手段,帮助粒子慢慢长大。比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过氢氧化铁是一种红褐色沉淀,如何通过实验制得氢氧化铁?”
生:“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那就沉淀了啊,是浊液。”“稀一点,沉淀少一点,再加热看看。”
学生之间的自发讨论中可以看见他们在思考如何控制条件来满足实验目的,摸索到可以从调节浓度角度解决产物颗粒大小的问题。
师:“那我们就用很稀很稀的氢氧化钠呢?甚至就用水。不过是沸水。”
教师演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提醒同学观察颜色的变化,形成透明的红褐色液体。利用激光笔照射,发现丁达尔现象。
证据推理是思维过程,在胶体教学中,学生从本质出发,在实验中通过讨论、推理、演绎,最终回归到分散系的本质,这个一个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推理学生不断接近“本质”,只有抓住对本质的理解,学生才能建构知识模型,在解决陌生问题时,他们才能主动运用知识进行有效的推理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