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讲座】考试心理:正确应对焦虑
发布时间:2017/11/8 9:42:20 作者:王燕 浏览量:1907次
正确应对焦虑
一、导入
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字是什么?怎么读呢?(晕场 yun chang)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考试)
你有过下面的这种经历吗?(图片)
—这样的情景你们在哪里看到过?
二、概念解释:
1、考试带给你怎样的心情呢?(两位同学分享感受)
考场上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同时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每年中考、高考前夕,北京孔庙都有大量考生敬香,专家分析,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但是也有一位考生曾经写下这样的几个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这两种状况分别是过度焦虑或缺乏焦虑的表现。
2、焦虑是什么?什么是考试焦虑?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而这种害怕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两个特点:指向未来,我们不会为昨天发生过的事情感到焦虑----另外主要的情绪体验式是紧张、害怕、不安等
考试焦虑是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综合性情绪状态。 同时伴有生理、心理的变化。体现最明显的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紊乱。我们来看一下考试焦虑到底有怎样的表现。
三、 考试焦虑的表现是什么?
1、主要表现:
生理反应:植物神经活动:肌肉紧张,心跳加快,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
心理反应:担忧、紧张、烦躁、坐立不安、恐惧、激动、胆怯、缺乏信心、自我否定、不愉快等综合性情绪体验。
考试焦虑加剧时:耳鸣眼花,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休克等。
一系列的逃避行为:逃课、逃学、害怕参加考试或不参加考试。
2、考试焦虑的种类:
考前、考中、考后:(晕场)反应:情绪激动,难以自控; 感知觉模糊;思维混乱;出现暂时遗忘;注意水平降低。
四、怎样判断考试焦虑的水平呢?
中学生考试焦虑测量。
思考:考试焦虑的危害
结合自己的焦虑状况和水平,思考一下考试焦虑的会有哪些危害?
比如: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是不是考试焦虑就一定不利于学习呢?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成倒u型关系,同样焦虑水平和考试成绩之间也成倒u型的关系,随着焦虑水平的不断增加,学习成绩会不断增加,但过高的焦虑水平,反而会导致学习效果的减退。
这就提示我们要保持一个适度的焦虑水平。
五、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产生考试焦虑呢?
内部因素:复习不充分;自我期望值太高;性格因素;性别因素
外部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六、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
我们举一个特定的环境,考场上你紧张了会怎么办?
1、合理确定目标(期望值):
最理想的目标是什么“你跳一跳就能摘得到的那个苹果”。
2、正确看待考试:自我调节:
考试只是检验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考试反映了平时的学习状况,是认识自己学习优劣的好时机。
3、掌握应试技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在遇到平时掌握的内容考试时突然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去做别的题目,这是比较正确的考试习惯。待别的题目都作好了,紧张情绪会得到缓解,回过头来做这道题目时,失去的记忆就能恢复了,千万不要为了一道题影响了整体的发挥。
5、学会自我放松: 动作调节:
深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这是相对于胸式呼吸来说的。请大家坐好,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接着,用鼻子慢慢地吸入一口气,想象气流顺着气管进入肺部,再下沉入腹部,你会感到腹部慢慢地鼓起来了,继续吸气,直到腹部完全鼓起。屏住气息,然后缓慢地将腹中的气体吐出来,直到吐完腹中所有的气体。在呼吸过程中,并不断暗示自己“放松,放松”。
总结:我们要正确认识考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勇敢地直面考试焦虑。最后几句话送给大家:“让生活充满浓浓情趣,让心灵盛开鲜艳的玫瑰!愿你每一天都有一份好心情!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1

